Top
首页>财经 > 正文

当前速看:强中强!沪镍02合约5个月涨逾30%

发布时间:2023-01-06 09:32:54        来源:上甲数据

核心观点:

外部宏观主导商品市场的局面并未扭转,国内经济同样面临十足挑战。相对偏紧的供应推升期现价格,需求端需求支撑有所下滑。再结合盘面、库存、期限结构综合分析,沪镍短期或偏强运行,不锈钢随着产能的增加,其利润面临较大压力。


(资料图)

镍产业链梳理

全球镍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印尼(占比30%)、菲律宾、俄罗斯、澳大利亚、巴西等国而我国总体镍矿资源不多,占全球镍矿产量比例在4%左右。国内主要集中在甘肃(60%以上)、云南、四川等地。

上游开采环节,主要包括硫化镍矿和红土镍矿,分别用来生产镍精矿和镍铁、氢氧化镍。中游冶炼包括电解镍、镍铁、和硫酸镍。由于硫化镍品味高,主要用来生产高冰镍进而再生产电解镍和硫酸镍。而红土镍矿成本低,资源相对丰富,主要用来生产镍铁,然后生产不锈钢。

下游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①制作不锈钢(82%)等各种合金(5%);②用于电镀(5%)在其它材料上,防腐蚀用;③使用化工行业,氢化过程中作催化剂;④制作化学电源,作电池原料(7%);⑤用以制作颜料和燃料。

宏观不容乐观

2022年全球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银行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再调减全球经济增速预期。新年伊始IMF总裁就已发出警告说,今年将有三分之一的经济体陷入衰退。美国方面,2022年12月加息首次放缓,美元指数和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回落明显。结合各项经济数据来看,短期或许延续放缓的节奏。欧洲因地缘政治造成的能源大幅上涨的局面,最近已有改观。日本此前坚持的无条件宽松的货币政策态度似乎也有松动,近日上调了收益率曲线控制(YCC),今年对于金融市场的潜在风险冲击增加。

国内方面,稳经济、稳地产政策密集出台。疫情防控也已放开,经济未来环比改善可期。总之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经济恢复面临较多的挑战。

供应相对偏紧

近期沪镍走强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供应端,今年1-11月我国镍矿进口量3748万吨,同比去年下降约10%。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国内企业在印尼建厂,生产更具有优势。

镍铁方面,现在临近春节,下游检修减产增加,但部分贸易商和钢厂积极备货。镍铁现货偏紧,镍铁企业存挺价心态。

纯镍来看,内外比价没有优势,盘面进口利润亏损(每吨亏损12800附近),进一步影响纯镍的进口积极性。

需求支撑下滑

2022镍的消费需求存在减量,主要原因是国内受疫情、经济、地产下行压力影响,需求疲软。出口也没能维持良好景气度,欧洲地区此前能源成本较高,一些不锈钢企业停止生产,韩国POSCO炼钢厂出现浸水事故,生产恢复慢。市场人士表示,镍的主流下游,不锈钢企业产量减少2%-3%。考虑到节后复产及新增的产能,来年不锈钢产量或逐步恢复。

其它下游,新能源汽车(三元动力电池)增长潜力良好,合金维持高景气度。电镀行业今年由于疫情和镍价格高企,抑制需求。未来需求预计存在小幅增加可能性。

库存方面,当前LME镍库存为55,380吨,较上一交易日减少96吨。上海期货交易所镍库存为2,496吨,较上一周增加37吨。两者当前库存较近五年相比维持在较低水平。

期限结构

当下沪镍的期限结构呈典型的BACK(贴水)结构。基差升水,月差维持近强远弱格局。具体表现为,基差升水10780,2302和2303合约价差+3000。

库存仓单月初以来小幅增加,截至今天收盘1609张,日环比减少36张。仅从仓单角度考虑,其对于盘面压制作用上升。

综合观点

综上,外部宏观主导商品市场的局面并未扭转,国内经济同样面临十足挑战。相对偏紧的供应推升期现价格,需求端需求支撑有所下滑。再结合盘面、库存、期限结构综合分析,沪镍短期或偏强运行,不锈钢随着产能的增加,其利润面临较大压力。

以上文章为转载,不构成投资建议。

关键词: 期限结构 主要集中在 商品市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