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金属:美债打压
(资料图)
1.现货:Au(T+D)408.39元/克,Ag(T+D)5347元/千克,国际金价1812。
2.利率:10美债3.7%;5年TIPS 1.2%;美元104.4。
3.加息:“点阵图”将明年终端利率上调至5.1%,略超市场预期,并预言2024年之前利率保持高位、不会降息。鲍威尔发言鹰派,但承认最新数据提高了美联储对通胀将回落的信心。
4.EFT持仓:SPDR918.51。
5.总结:10年期美债收益率又创一个多月新高,2年期收益率回落。美元指数创一周新低后盘中转涨。贵金属下跌。
■沪铜:振幅加大,支撑位前高,压力位上移至66000-70000
1.现货:上海有色网1#电解铜平均价为66240元/吨(-210元/吨)。
2.利润:进口利润-718.6
3.基差:上海有色网1#电解铜现货基差-120
4.库存:上期所铜库存54569吨(-9472吨),LME铜库存81400吨(-75吨)。
5.总结:11月议息会议加息75基点,美联储将继续对终端利率高点维持强势预期(预料联储加息高点将在5%上下水平)。总体振幅加大,沪铜加权阻力在反弹高点65000向上突破,开启第三波反弹,压力位上移至66000-70000,多单可逢高逐步获利了结。
■沪铝: 震荡,关注19200以上能否上破。
1.现货:上海有色网A00铝平均价为18970元/吨(-90元/吨)。
2.利润:电解铝进口亏损为-1214.4元/吨。
3.基差:上海有色网A00铝升贴水基差+0,前值+80
4.库存:上期所铝库存95539吨(+3166吨),Lme铝库存461725吨(-4875吨)。
5.总结: 11月议息会议加息75基点,美联储将继续对终端利率高点维持强势预期(预料联储加息高点将在5%上下水平)。四季度进入需求淡季,-需求方面小幅回暖,但仍弱于往年正常水平。目前震荡,区间操作。压力位19500-20000,支撑位:17500-17800。关注19200以上能否上破。
■焦煤、焦炭:原料端成本优势仍存
1.现货:吕梁低硫主焦煤2580元/吨(0),沙河驿低硫主焦煤2355元/吨(0),日照港准一级冶金焦2780元/吨(-20);
2.基差:JM01基差695元/吨(652.5),J01基差93元/吨(69.5);
3.需求:独立焦化厂产能利用率73.43%(0.89%),钢厂焦化厂产能利用率86.73%(0.40%),247家钢厂高炉开工率75.93%(-0.04%),247家钢厂日均铁水产量221.95万吨(-0.93);
4.供给:洗煤厂开工率71.82%(-1.19%),精煤产量59.18万吨(-1.27);
5.库存:焦煤总库存2352.96吨(79.49),独立焦化厂焦煤库存1133.38吨(57.79),可用天数13.06吨(0.57),钢厂焦化厂库存838.39吨(24.79),可用天数13.36吨(0.34);焦炭总库存876.43吨(-9.57),230家独立焦化厂焦炭库存51.03吨(2.78),可用天数13.48吨(0.55),247家钢厂焦化厂焦炭库存586.01吨(-6.66),可用天数12.05吨(-0.08);
6.利润:独立焦化厂吨焦利润52元/吨(74),螺纹钢高炉利润-252.29元/吨(-42.94),螺纹钢电炉利润-123.77元/吨(42.48);
7.总结:随着焦炭提涨的落地,焦企利润边际改善,高炉利润持续下降。春节临近,多数钢厂和焦化厂开始提前放假,钢厂开启限产,煤矿亦受到疫情影响被动减产,焦煤供应紧张。部分钢厂开启冬储计划,双焦原料端采购积极性较高,当前煤炭发运良好,库存自上游向下游转移,预计短期内,双焦将延续震荡走势。
■玻璃:震荡偏强
1. 现货:沙河地区浮法玻璃市场价1372元/吨(+8),全国均价1581元/吨(+2)。
2. 基差:沙河-2305基差:-284元/吨(-19)。
3. 产能:玻璃日熔量15.8万吨(-0.1),产能利用率78.87%(0),开工率78.81%(-0.19)。
4. 库存:全国企业库存6724.5万重量箱(-175),沙河地区社会库存184万重量箱(+56)。
5.利润:浮法玻璃(煤炭)利润-240元/吨(+18),浮法玻璃(石油焦)利润-46元/吨(+9),浮法玻璃(天然气)利润-222元/吨(+26)。
6.总结:玻璃昨日大幅反弹,一方面是地产三支箭带来的乐观预期支撑,另一方面,01合约持仓过大,导致虚盘空头临近交割被动平仓。现货方面,全国均价1581元/吨,环比增幅0.13%。沙河地区成交气氛良好,经销商适量囤货,部分厚度价格略上调。华东市场价格稳定为主,整体产销一般,部分企业库存略有上涨。华中地区稳价出货为主,产销尚可。华南市场今日白玻供应端有所下滑,市场主流成交价格变化不大,下游刚需为主。
■纯碱:低库存格局延续
1.现货:沙河地区重碱主流价2730元/吨(0),华北地区重碱主流价2850元/吨(0),华北地区轻碱主流价2720元/吨(0)。
2.基差:重碱主流价:沙河-2305基差-1元/吨(-1)。
3.开工率:全国纯碱开工率89.78(-1.09),氨碱开工率92.86(+0.67),联产开工率86.22(-2.76)。
4.库存:重碱全国企业库存15.94万吨(+3.5),轻碱全国企业库存16.46万吨(+0.16),仓单数量361张(+150),有效预报135张(0)。
5.利润:氨碱企业利润868元/吨(0),联碱企业利润1599.1元/吨(-17.5);浮法玻璃(煤炭)利润-240元/吨(+18),浮法玻璃(石油焦)利润-46元/吨(+9),浮法玻璃(天然气)利润-222元/吨(+26)。
6.总结:纯碱低库存格局延续,光伏玻璃投产仍将继续对冲浮法冷修影响。浮法玻璃则受益于房地产消费、施工及竣工改善的预期。另外,中澳关系缓和,明年澳煤进口压力将对煤炭价格形成冲击,纯碱成本存在下行风险。盘面5月合约基差偏低,短期续涨动能减弱。
■PP:企业接货较为谨慎
1.现货:华东PP煤化工7650元/吨(-0)。
2.基差:PP01基差-110(+15)。
3.库存:聚烯烃两油库存51.5万吨(-6.5)。
4.总结:现货端,近期PP新增检修装置较多,市场供应端压力不大,下游方面订单依旧欠佳,叠加近期各地区工厂的生产以及物流运输均受到用工短缺的影响,开工弱于往年同期,企业接货较为谨慎,多择低补进为主。明年一季度投产压力大,叠加利润修复,装置投放加速,中长期供应端压力依旧较大。
■塑料:供应方面整体变动不大
1.现货:华北LL煤化工8080元/吨(+30)。
2.基差:L01基差-62(+55)。
3.库存:聚烯烃两油库存51.5万吨(-6.5)。
4.总结:现货端,国内装置近期多正常生产,供应方面整体变动不大,下游工厂需求缓慢跟进,订单提升有限,仍然随用随采,价格目前窄幅波动为主。由于PE05合约前后投产压力相差较大,05合约前220万吨新增装置投产,而下半年只有一套40万吨新增装置投产,并且05前因为装置利润改善,推迟投产概率下降,配合宏观氛围下,下半年需求相较上半年改善更为明显,L5-9反套是比较合适的操作。
■原油:产油设施周二开始恢复运营
1. 现货价(滞后一天):美国WTI价格79.53美元/桶(-0.03),俄罗斯ESPO价格70.85美元/桶(+ 2.92)。
2.总结:冬季风暴导致从北达科他州到德克萨斯州的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减少。产油设施周二开始恢复运营,但一些炼厂可能要停产至1月份。上周晚些时候,随着冰点以下的气温席卷该地区,美国墨西哥湾地区的炼油厂开始关闭装置或继续生产,影响大约每日300万桶炼油能力。然而随着该地区气温的上升,预计炼油量减少将是短暂的。
■玉米:反弹遇阻
1.现货:北港止跌小涨。主产区:黑龙江哈尔滨出库2670(0),吉林长春出库2720(0),山东德州进厂2910(0),港口:锦州平仓2860(10),主销区:蛇口2970(0),长沙3000(0)。
2.基差:锦州现货平舱-C2305=23(-9)。
3.月间:C2305-C2309=34(10)。
4.进口:1%关税美玉米进口成本2977(29),进口利润-7(-29)。
5.供应:我的农产品网数据,全国7个省份,59个地市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截至12月22日,全国玉米主要产区售粮进度为34%,较去年同期增加1%。
6.需求:我的农产品网数据,2022年52周(12月22日-12月28日),全国主要126家玉米深加工企业(含淀粉、酒精及氨基酸企业)共消费玉米107.7万吨(+0.4),同比去年-15.4万吨。
7.库存:截至12月21日,96家主要玉米深加工厂家加工企业玉米库存总量214.7万吨(4.38%)。47家规模饲料企业玉米库存35.17天(0.05天),同比+0.13%。截至12月23日,北方四港玉米库存共计219.3万吨,周比-14.9万吨(当周北方四港下海量共计36.7万吨,周比减少0.1万吨)。注册仓单量68959(1480)手。
8.总结:短期玉米自身基本面无明显变化,购销双弱。外盘玉米反弹带动下,内盘短期超跌反弹。近期售粮节奏放慢,售粮进度几乎降至同去年水平,年后售粮压力仍大。
■生猪:超跌反弹
1.生猪(外三元)现货(元/公斤):弱势延续。河南17000(-800),辽宁16800(-500),四川17900(-800),湖南17600(-100),广东19000(-100)。
2.猪肉(元/公斤):平均批发价26.17(-0.39)。
3.基差:河南现货-LH2303=235(-755)。
4.总结:猪价止跌至成本线后有一定超跌反弹需求,同时官方现维稳表态。另需求端屠宰数据仍在高位,部分地区高峰过后需求有所恢复,叠加一定的腊肉收官及节前备货需求。但整体供应基数仍大,预计持续走高动能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