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点评
1.1A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上周市场主要指数多数下跌。主要宽基指数中,仅上证指数(0.7%)、上证50(0.3%)上涨,科创50(-3.6%)、创业板指(-2.5%)和深证成指(-1.4%)领跌;行业方面,同样跌多涨少。银行(3.7%)、传媒(3.5%)、和非银金融(3.3%)等行业领涨;家用电器(-3.9%)、通信(-3.7%)和电子(-2.7%)等行业领跌。
市场普跌的主要原因:上周只有两个交易日,大部分活跃资金可能仍处休假模式,虽然这两天价值股表现相对较好,但市场对人工智能方向出现一定分歧,部分前排品种出现连续大幅下跌,叠加假期外围股市以调整为主一定程度上影响投资者情绪,风险偏好跟随回落。
1.2 ETF
上周ETF涨幅榜方面,大金融领涨市场,银行、地产ETF几乎包揽涨幅榜前十;跌幅榜方面,主要以芯片、人工智能、计算机、消费电子等TMT相关方向为主。
值得注意的是涨幅前列的国企ETF,一方面这只产品流动性欠缺,上榜主要是溢价3%助攻(实际指数周涨幅1%);另一方面,它所跟踪的指数虽说是上证国企,但实际上也是标准的金融权重,成分股基本是券商和银行。
银行、券商的上涨一定程度上也是“中特估”行情的延续,当前的核心逻辑都是估值低,并且一季度的业绩普遍也还可以,尤其券商基于去年低基数效应的影响,今年业绩普遍高增,对于一些踏空的稳健资金来说是不错的补涨配置方向。
二.要闻精选
1、国常会表示,部署加快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
【点评】会议强调,要聚焦制约新能源汽车下乡的突出瓶颈,适度超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创新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维护模式,确保“有人建、有人管、能持续”。目前国内充电桩处于从产业趋势确立(空间)转向产业趋势加速(供需和景气度二阶导)阶段,借助政策做嫁衣,景气加速,充电桩作为渗透率加速的一环今年增速将有望提升,Q1多家充电桩公司业绩超预期验证上述逻辑。
充电桩相关:特锐德、盛弘股份、绿能慧充、通合科技等
2、碳酸锂:据上海钢联发布数据显示,4月28日至5月6日,碳酸锂连涨4天。
【点评】:5月6日,电池级碳酸锂均价报19.6万元/吨,工业级碳酸锂均价报17万元/吨。目前碳酸锂市场询单积极,但现货相对较少,市场惜售情况凸显。加之上游减产、终端消耗、库存降低等因素作用,预计短期碳酸锂价格开启易涨难跌模式。
相关品种:天齐锂业、中矿资源、赣锋锂业、永兴材料等
3、AI设计:建筑设计行业人力成本占比与标准化程度双高,将明显受益AI降本增效。
【点评】:建筑设计板块薪酬占营收比重高,业务标准化程度高,AI降本对行业的盈利能力改善效果好。目前行业头部企业如华建集团、华设集团、设计总院均已推出AIGC产品,提升工作效率。以华设集团旗下的AIROAD为例,初步能够提升方案设计效率7~8倍,提升整体工作的综合效率20~30%。
AI设计相关品种:华设集团、华建集团、设计总院、设研院等
三.操作建议
3.1 A股、转债打新提示
3.1.1新股申购
今日有一家新股申购——世纪恒通(301428)。
公司是一家专业的信息技术服务商,通过自主开发技术平台及搭建服务网络,为金融机构、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公司、高速集团等拥有众多个人用户的大型企业客户提供用户增值和拓展服务。发行市盈率和行业估值平均水平相当,可以考虑申购。
3.1.2转债申购
今日有一家转债申购——光力转债(370480)。
3.2后续操作
3.2.1 A股
指数层面,虽然近期市场普遍承压,一方面是在集中消化年报季报的压力;另一方面是受4月经济数据低于预期的影响。其中前者主要是短期影响,预计大部分个股经过上周的调整基本反应充分;至于目前偏弱的数据反而会让政策加码释放,比如市场已经开始预期降息,从近期不少银行调低存款利率已经是一个信号。
加上,周末高层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和国常会两个重要会议,均是指向经济层面以及相关产业振兴,包括新能源车、教育、人工智能等方向。相比数据的强弱,A股市场更倾向于看的是政策预期,而这些正是目前市场在看到的信号。
目前各大指数基本回到低位平台支撑,配合国内政策重新释放以及海外加息落地,本周市场或有望展开企稳修复。关注方向,参考低估值中字头、超跌新能源(左侧中线)、TMT(短线低吸)以及博弈降息预期的券商、地产等相关方向。
3.2.2 ETF
近期建议重点关注上证50、高股息,央国企类ETF,考虑到近期央国企ETF将迎来密集发行,后市将拥有潜在的增量资金行情。而高股息组合在经济偏弱、利率下行环境下更容易获取超额收益。
此外,如果TMT方向在5月有明显调整,也可以作为低吸博弈的选择,其中以包括科创50、大数据、人工智能方向ETF。
【内容提供】:华宝证券投资顾问林世稳
执业编号:S0890621060002
本栏目所载文章内容和数据仅供投资者参考之用,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不构成投资建议。
投资者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华宝证券无关。
更多资讯与证券业务咨询请关注公众号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