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纯碱生产工艺主要有氨碱法、联碱法和天然碱法三种,氨碱法存在较大的环保问题。一方面,氨碱法原盐利用率极低,不符合“物料循环利用”“资源节约利用”等绿色经济要求;另一方面,每产出1吨纯碱,需要排放10m3废液和300—350kg固体废渣,它们经济价值低下,且难以处理和回收利用,形成所谓的“白海”,或于渣场集中堆积,或排向江海,对环境非常不友好。
联碱法环保压力较氨碱法小,但也存在一定“非绿色”因素。一方面,联合工艺中“合成氨”的生产也属于高耗能、高排放;另一方面,副产品氯化铵(NH4Cl)是含氯离子的化肥,施用不当会导致土壤酸化,影响土壤再生能力。
天然碱法是对环境较为友好的一种工艺,它仅需对天然碱矿物质进行一系列物理加工和处理即可,且生产过程既不涉及原盐、石灰石、合成氨等原料的消耗,也不涉及化学反应过程中大量废渣废液的排放。不过,天然碱矿资源开采利用若不合理,则也会导致碱荒漠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