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惠誉评级表示,港交所修订后的上市规则于今年正式生效以后,在港中资券商股票承销业务的市占率有望提升。惠誉认为,基于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特区资本市场之间愈来愈紧密的互通互联,以及在港证券公司内地母公司已建立起的客户关系,这些中资券商较其境外及香港特区本土同业公司更有可能自新上市规则中受益。
新规则将夯实香港特区作为中国内地企业重要境外融资渠道的地位,并吸引更多公司赴港上市。这一前景将为香港特区证券子公司对其内地母公司的战略重要性提供支撑,并可能影响惠誉对母公司提供支持意愿强弱的评估。不过,中资企业在香港特区股本市场的势力不断扩大亦会造成市场更高的集中度,以及透过中国内地经济传导过来的对市场波动的敏感性。
最新发布的香港特区施政报告指出,香港联合交易所(港交所)计划修改上市规则,于2023年第一季度为特专科技公司来港上市开辟新规。在2022年第四季度发布的早期意见征询稿中,特专科技公司被定义为主要从事关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先进硬件、先进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新食品及农业技术的研发和商业化的科技公司。
过去十年,港交所为缩小香港特区和中国内地市场之间的差距作出了不懈努力,大大增强了其竞争力。2014年沪港通和深港通问世,2017年债券通出台,2018年对上市规则进行了修订,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来自中国内地的资金流动,而且有效促进了港股市场的规模和深度的发展。
鉴于此,近年来港交所已成为众多内资企业上市融资的优先选择市场之一。截至2022年末,赴港上市的内资企业数量升至 1,409家,占上市公司总数的54%,较十年前的47%有所提升。同时,内资企业已成为港交所市值及日均成交量的中坚力量。
惠誉预期,修订后的上市规则将进一步激发内地科技企业赴港上市的热情,尤其是在中美两国地缘政治局势持续紧张的环境下。在美上市的中国企业数量从2022年9月 末的262家下降到2023年1月末的252家。在亚太区另外一个主要的上市目的地——新加坡交易所,来自中国内地的上市企业在上市企业总量中的占比亦从2012年的19%跌至10%。
惠誉认为,上述举措将继续提振在港中资券商的股票承销市占率,延续其最近几年的势头。惠誉认为,港交所的上市新规鼓励了特专科技公司赴港上市,同时也为主打新经济概念的高增长但规模较小且尚无亮眼盈利记录的内地企业提供了融资契机。
新规或使在港中资券商的相对优势得以发挥。这些公司担任主承销商的交易单数占比远远高于其在总承销额中的占比,这意味着它们在承销较小型IPO交易方面更具优势。尽管如此,由于新的目标细分市场或具较大波动性,因此会导致券商和其他市场参与者面临更大风险。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