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引导下,我国的储能行业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市场规模都得到了大力发展,已位于全球前列。CNESA数据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功率规模首次突破7GW,累计规模达到13.1GW,新增能量规模首次突破15GWh,累计达到27.1GWh,均较2021年同比增长超过200%。
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能源转型研究中心张鹏,在近日由中国能源报和上海太阳能学会联合主办、乐创能源协办的举办的“新型储能投融资研讨会”上表示,预计从2023年开始未来三年新型储能装机量的复合年化增长率将超过50%,到“十四五”末,预计中国新型储能装机有可能超过50GW。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规模已经远超国家发改委在《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中设置的2025年实现30GW装机的目标。
作为对新兴产业最为敏感的一级市场,储能市场的火爆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张鹏强调,从2020年至2023一季度,在一级市场中,共有124家储能企业获得了融资,融资金额共计405亿元。其中,仅2023年一季度融资金额就达95.6亿元,预计2023年全年融资金额将同比增长超200%。此外,普华永道的统计数据还显示,过去三年中国储能行业一级市场的并购交易总额突破了1000亿元,2022年的交易数量和金额都实现了翻倍,行业成长性十分显著。
从参与机构来看,过去三年共有超过500家VC/PE参与到了中国的储能行业发展当中,其中,红杉、小米、峰和资本、中科创星等机构表现最为活跃。由于储能领域的创新企业通常技术壁垒和估值都较高,因此产业资本或深耕相关产业的VC/PE往往更具优势。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