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农产品期货,1月5月9月交易活跃,成交量和持仓量巨大,但是3月7月11月基本没有人交易,成交量和持仓量往往经常是0,被成为159现象。现在,159现象逐渐成为历史,玉米大豆豆粕等期货合约从1月到11月都交易活跃,逐月成为主力合约,连续性大大增强,有利于实体企业套期保值。这是今年中国期货市场的非常明显的大变化。
2017年,在证监会的指导与支持下,我国期货市场促进合约连续活跃工作的大幕正式拉开。当年12月,在总结豆粕期权做市工作的基础上,大商所在豆粕、玉米、铁矿石3个期货品种上率先引入做市商,并持续扩大做市品种范围。截至2022年年底,大商所共有19个做市期货品种,其中包含10个农产品期货,连续活跃效果随之显现。
【资料图】
例如豆粕期货作为持仓量常年位居国内期货市场前三的品种,想要扭转“159现象”可谓困难重重。但目前豆粕期货非1、5、9合约的流动性明显提升,客户参与规模稳步增长,买卖价差、订单深度等指标持续改善。以豆粕期货2307合约为例,当前持仓规模超过20万手,成交规模也在5万手左右,已经能够较好地承载实体企业的套保需求。同时,豆粕期货主力合约换月时间明显延后。站在压榨企业的角度,非1、5、9合约已经实现了从“没法用”到“能用且好用”的升级,成为得力的风险管理工具。
周吉帅对此深有感触:非1、5、9合约流动性的提升,解除了套保的后顾之忧,产业企业参与起来更加得心应手。就基差贸易而言,活跃的近月合约也可以为现货市场提供更权威有效的定价基准,进一步把服务实体经济落到了实处。
国投安信(上海)投资有限公司在玉米、棕榈油等品种上有着丰富的做市经验,公司总经理李娅茜告诉记者,经过多年培育,大商所农产品板块合约形态有了大幅改善,玉米期货等已基本实现了主力合约的逐月轮换。“2023年年初玉米期货主力2303合约为最近月合约,并且其他月份合约也基本呈现出到期日越远的合约成交量及持仓量越小的情形,完全符合预期和市场需求。”
虽然已有了初步认知,但当记者查阅2017年1月20日和今年1月20日的统计数据时,还是为连续活跃的效果而感慨:2017年年初时,玉米期货主力合约早已切换至1705合约,到期日最近的1703合约以及更远些的1707合约几无成交持仓,远不如1709合约更受市场关注;而到了今年,从2303合约到2309合约成交量和持仓量均依次递减,主力合约没有跳过2303合约直奔2305合约,到期日更远的2307和2311合约成交量也过万。长江产业金融服务(武汉)有限公司总经理卢梦骁表示,目前玉米期货各合约市场流动性非常充足,盘口价差始终维持在1个最小变动价位,买卖单量充足,给各类市场参与者都提供了很好的便利性。
事实上,玉米期货本身上市时间早、持仓规模大,其做市工作难度并不亚于豆粕期货。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2020年时,玉米期货非1、5、9合约活跃度已经大幅提升,但大商所没有满足于此,相关做市商也依然尽心尽责、潜心雕琢,终于在去年成功将其塑造为主力合约逐月轮换、成交持仓自主力合约逐月递减的形态,全市场首个实现连续活跃的百万级持仓品种由此诞生,实属不易。
记者了解到,除了玉米期货,豆一、豆二、粳米、玉米淀粉、生猪等农产品期货均已实现了连续活跃,非主力合约流动性显著提高,各合约参与者也更加丰富。这其中既有历史悠久的老品种,也有近两年新上市的新品种。在此期间,大商所坚持“一品一策”,聚焦不同品种特点,提出做市要求。在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金融创新总部副总经理李斌冰看来,大商所为所有期货做市品种量身定制做市方案,根据市场运行情况和品种特点差异化、精细化、动态化制定做市方案,合理安排近月与远月做市方案,远近结合满足市场需求,巩固、提升了重点品种连续活跃效果。
以生猪期货为例,考虑到2203合约曾经自主成为主力合约,去年大商所新增生猪期货作为做市品种后,通过有针对性地设置最大买卖价差、最小下单数量等指标,强化对2303合约的做市义务,同时还要求做市商对生猪期货全部合约提供报价服务,引导市场参与者根据实际生产需求开展交易,有效促成了生猪期货连续活跃,为保障市场正常运行和功能有效发挥奠定了基础。
卢梦骁对此深有体会:“参与生猪期货做市以来,明显感受到市场流动性获得极大改善,价格形态趋于连续,成交滑点明显减少,参与做市后的价差缩减到1—2个ticks,合约交易量和持仓量也明显上升。在生猪品种上,我司也开展了以‘保险+期货’为代表的各类风险管理业务,部分项目的入场更加顺利,很多客户的参与热情进一步提高。”
来源 期货日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