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从调研的结果来看,现阶段处于新季作物种子购买期,从种植收益来看,农户更多选择购买玉米种子,大豆种子少有人问津。市场此前对此的共识是国家会通过提高大豆生产者种植补贴,扩大大豆-玉米补贴价差,以激发农户种植大豆积极性。我们此前预测今年黑龙江大豆生产者补贴可能会提高到258-268元/亩,同时玉米生产者补贴保持不变或略有下调。但目前仅有吉林省发布公告表示理论上保持大豆-玉米生产者补贴价差在220-320元/亩,黑龙江暂未有相关政策文件公布。中储粮增储仅能提高农户售粮积极性,但无法改变农户种植意愿,因此后续补贴等相关政策可能成为市场另一个主要的交易逻辑。另一个值得留意的点是本年度农业农村部一号文件相较去年的表述略微有所变化,由“攻坚克难扩种大豆和油料”变为“千方百计稳定大豆面积,力争有所增加”,因此我们猜测黑龙江省今年有可能不会重现去年1000万亩的扩种,如果这一猜测得到证实,将对市场普遍认为的2023年继续丰产的预期产生潜在的冲击。
终端需求恢复情况。从近期产区贸易商和压榨企业的反馈来看,下游走货速度依旧偏慢,主要原因在于春节后居民对豆制品的需求本就一般,而随着天气转暖,市场上蔬菜、肉禽蛋奶供应充足,更是一定程度上挤占了豆制品的市场份额。此外,此前我们预期政府会通过给予非转压榨企业补贴实现豆源的消耗,但目前仍未有相关消息公布。总之,本轮增储只是短暂改变了供给压力的释放节奏,并没有消除这一利空因素,豆市后续仍然要回归需求端。
最后则是需要关注外资主体的动向。自2月中上旬起,大量外资进入大豆市场,在大豆基本面偏弱,无政策落地的背景下大幅增持多单,对冲1月底市场预期落空带来的不利影响,盘面呈震荡运行。随后同样在政策迟迟不兑现的情况下平仓离场。由于外资的体量,交易逻辑等对国内交易主体来说较为陌生,因此外资的动向可能也是需要我们关注的变量之一。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