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新民晚报讯 (记者 袁玮)由上海吴昌硕纪念馆、天津渤海画院、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主办的“水墨寄情颂山河——津沪山水教学交流展”昨天在上海吴昌硕纪念馆拉开帷幕。仪式上,天津美术学院申世辉教授、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邵琦教授代表学校师生,向云南对口援建地区捐赠笔会作品。
本次展览是津沪教授申世辉、邵琦带领两院30余位研究生,以书画艺术形式颂扬党的百年光辉历程,赋彩祖国的壮美山河,创作用时两年,并在百余张作品中精选出60余幅山水佳作参展。申世辉、邵琦两位教授、山水画家,虽一南一北各为一派,却统一于中国画的历史文脉和艺术追求,两家对照,自成风雅。天津美术学院申世辉教授创立了独特的散锋山水画技法,形成他泼墨散锋大写意山水画新面貌,并从实践到理论建立了系统的泼墨散锋大写意山水画的技法体系和理论支撑体系。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邵琦教授,对中国画理论有精深研究,他又在山水画实践中成就斐然,以学术入画,寻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创作出一幅幅自由畅神又不失严谨秩序的江南山水画。
此次津沪山水教学交流展,不仅展示了他们个人的笔墨形态和特色气质,也回应了当代山水画教学和创作中的思考和实践。据悉,天津美术学院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美术教育和美术研究中心,是我国独立设置的八所美术学院之一,为国家培养了大批艺术人才。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是中国南方十分有影响力的美术教育学院,上海地区历史最悠久和最具规模的综合性美术学院之一。天津和上海这两所学校的教学实践与成就是南北画派存在意义的实际显现,也赋予了新的时代特性。一南一北两所高校,在此次展览中将用作品来交流南北艺术风格的差异性与共通性,两所学校的研究生各自都曾多次举行教学成果展。打破常规模式,从坚守一方的教学展发展为跨越两地的交流展,是一种集教学研究、展示互鉴、相互促进的教学新模式,具有开创性意义。2021年6月,“津沪山水教学交流展”在天津首次举办,此次是时隔18个月再度携手。
据悉,津沪山水教学师生为期一周的交流期间还将前往平湖开展笔会等方式的切磋。同时上海吴昌硕纪念馆协同共建单位沪尚墨缘,将津沪师生捐赠的40幅优秀作品装裱后捐赠到云南红河绿洲县乡村振兴局,并作为当地多所九年义务制学校的教学示范及环境美化。
关键词: 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美术学院 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