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上午,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纪委组织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简称开发办)、商务局、工信局等相关单位人员,在区委党校召开警示教育大会。会上通报了该区开发办原党组书记、主任杨河海严重违纪案件,宣读了对杨河海的处分决定书和对发案单位的监察建议书,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王金霞对案件进行了剖析。(中国新闻网2月22日)
自身贪污受贿,私设小金库,搞“攻守同盟”,销毁证据,还公然叫板纪检人员,如此嚣张狂妄,如此有恃无恐,莫非杨河海真有深不可测的“背景”?
其实,对抗组织调查,贪官们的表现如出一辙,从开始调查的心存侥幸,到调查深入的绞尽脑汁,最后到穷途末路的气急败坏。如平和县山格镇原党委书记曾石辉,拟提拔副县级被县纪委“拿下”,竟公然叫板要求“讨说法”。再如枣庄职业学院原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孙式灵“欺骗组织,对抗审查”。如此种种,枚不胜举,为何在反腐高压态势下,仍有“前腐后继”者“顶风违纪”呢?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只是,东窗事发时,方知悔恨晚。
不劳而获,必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作为国家工作人员,拿着国家俸禄,本应克己奉公,兢兢业业,鞠躬尽瘁。若想不劳而获,必然走上一条不归路。或许在贪腐过程中享尽了人间富贵,过上了灯红酒绿的生活,然而,通过不法手段而来的钱财,真能心安理得吗?真能心满意足吗?一旦被调查,所有的一切都“恰似白茫茫一片真干净”,自己不过充当了一把金钱的“保管员”,而且还要面临牢狱之灾,失去最宝贵的自由,正所谓:“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攻守同盟,必是“大难临头各自飞”。“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为了利益结成的同盟,不过是为了“共同利益”的“一条绳上的蚂蚱”,必然是心思各异,各怀鬼胎。有利可图时,勾肩搭背,称兄道弟,看似牢不可破。无利可图时,必然毫不留情,抽身而去。贪官们若想通过订立“攻守同盟”达到对抗组织审查的目的,必然是以失败告终。因为,一旦利益之绳被断,谁都可能“背信弃义”。毕竟,不是“患难与共”的“真感情”,有谁会为了彼此而“信守承诺”“生死相随”呢?
负隅顽抗,必是“多行不义必自毙”。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无论是转移财产,注销账户,还是订立“攻守同盟”,还是威胁、恐吓同案人员,还是叫板纪委,都不过是贪官们丧失理智的“闹剧”而已,企图掩盖自己的罪责,企图隐瞒真相。即使真有“背景”,在如此严峻的反腐形势下,也不会公然“护短”。殊不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花样再多的手段,岂能躲过纪检机关“火眼金睛”?“蚍蜉撼树”式的抵抗,都不过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最终难逃党纪国法的严惩。
十八大以来,“老虎”“苍蝇”纷纷被擒,国人无不拍手称快。然而,要营造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真正达到“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的境界,长路漫漫,尚需风雨兼程。(文/李逍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