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财经 > 正文

取消限购限贷?螺纹、玻璃、房价、房企价值是否会有重估

发布时间:2023-06-10 08:12:01        来源:上甲数据

房地产是我国的支柱性产业,全国的房地产总市值超过了430万亿,房地产产业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房地产可以带动很多产业链的发展,可以说,中国前30年的高速发展的30年就是房地产的高速发展的30年。很多人以前通过房地产实现了发家致富,同样也通过房地产股票实现了巨大的财富增值。我们都知道后来出台了维持房住不炒政策了,房地产这几年又有一点纠偏过正了。近日,有关房地产政策暖风又不断了,借此利好,证券市场上房地产板块再次出现连续放量的超跌反弹行情。

从黑色系、玻璃到商品房到房企,房地产行业的兴衰贯通期货、房市、股市。也是中国经济的一条脉络。那这次提振政策力度是否空前呢?


【资料图】

6月以来A股整体不温不火,房地产板块却迎来了数日以来难得的活跃。以中证800地产指数为例,在5月底创出了近9年新低之后,截至6月7日收盘,已喜提4连阳。

6月份以来,多地出台房地产优化政策,主要集中在降低首付比例、优化公积金、优化限购等方面,其政策内容较往年范围更广、力度更强。

例如6月1日,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青岛监管局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强调,调降非限购区域购房首付比例,首套最低首付比例调整为20%、二套最低首付比例调整为30%;限购区域首付比例不变,首套最低30%、二套最低40%。同时优化限售条件,支持刚需、改善需求。

除了放松限售、降低首付外,优化公积金是各地楼市政策的发布重点。例如,6月1日,苏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消息显示,住房公积金余额可提取用作首付款,且不影响后续公积金贷款额度。据了解,该政策适用于苏州大市范围内(不包括工业园区),即苏州姑苏区、高新区、相城区、吴中区、吴江区、昆山市、常熟市、张家港市、太仓市。

据中指研究院不完全统计,2023年以来,已有百余城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近300次,1月份至4月份房地产政策优化频次稳定在60次左右,较去年高峰期有所降低,5月份,政策出台频次有所放缓,其中,三线、四线城市政策出台频次明显下降,核心城市如杭州、苏州等调控力度加大,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

然而,房价下降,房难卖,地难卖,开工数减少等现象,却始终是萦绕在地产产业链上的阴霾。

远的不说,就说6月8日,据界面新闻报道,临安区的华发荟天府卖房送黄金,最新一个批次的房源,119平米的房子返黄金1000克,按最新金价,大约能返现45万元。该区其他楼盘也在卷,有的送装修、送车位、送手机、送物业费。这么高额的购房福利,无疑是政策限制房价下跌和房价不降难以出售的现实博弈下的产物。

房企正在举步维艰,即使6月出现反弹,大部分房企股价相较于三五年前,仍然是一个脚踝的位置。房企的弱势,表明未来对螺纹、玻璃的需求仍未可知。

根据现有政策,目前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主要面临的退市风险为“面值退市”即“1元退市”。

1)“1元退市”:当前所有A股上市公司中,股价跌至1元附近或以下的上市公司中约26%为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6日收盘,7家上市房企收盘价低于1元;另有5家上市房企收盘价在1元至1.5元之间。除了*ST蓝光作为今年A股首家退市房企于6月6日摘牌,其他锁定退市的还有:*ST中天、ST泰禾、*ST嘉凯、ST美置、ST粤泰、ST阳光城、*ST宋都。

当上市公司的股价跌至1.5元以下的时候,通常会加速跌至1元以下,面临退市风险。因为当上市公司股价跌至1.5元以下,投资者担心公司股价跌破1元被退市,开始选择抛售,这种抛售行为导致公司股价持续大幅度下跌,当连续20个交易日股价在1元以下时,最终导致公司触及“1元退市”。

2)当前上市房地产行业公司中无公司面临“市值退市”风险。

3)当前上市房地产行业公司中有3家可能面临财务类退市风险,分别为*ST海投、*ST嘉凯、*ST中天,可能触发连续“净利为负且营收低于1亿元”、“净资产为负”等退市条件。

2023年上半年,地产行业基本面兑现预期落空,叠加政策空窗期,板块缺乏明显催化剂

基本面表现与政策之间具备相互作用,政策是打破地产“销售-投资-开工”负反馈、呵护市场预期、确保经济稳定的前提,基本面对政策的响应程度也会影响政策力度。故若地产基本面出现超预期下滑,政策需求托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均在提升,未来需求侧宽松路径可能包括:首付比例、房贷利率、限购限售、存量市场。只是当市场的共识和政策目标并不一致的时候,我们仍应对未来利好政策对市场走向的影响抱有戒心。

证券开户扫码:

证券开户链接:

https://h5kh.htsec.com/indexnew/p/DPjCHi/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