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财经 > 正文

减产背景下 各主体心态不一

发布时间:2023-03-11 09:24:50        来源:上甲数据


(资料图)

白糖产业链上中游情况和博弈点何在?减产的背景下上中下游的心态有何不同?

广西国产糖厂当前的销售进度加速,库存较低,存惜售心理。2022/2023榨季初期由于预售量较多叠加减产,广西糖厂的收榨和去库进度快于往年,这也与近期公布的广西产销数据相符。截至2月28日,2022/2023年榨季广西全区已有40家糖厂收榨,同比增加35家;共入榨甘蔗3969.79万吨,同比减少158.78万吨;产混合糖504.11万吨,同比增加7.71万吨;产糖率12.70%,同比增加0.68个百分点;累计销糖214.16万吨,同比增加46.22万吨;产销率42.48%,同比提高8.65个百分点。2月单月产糖146.56万吨,同比增加14.8万吨;2月销糖54.5万吨,同比增加19.44万吨;月度工业库存289.95万吨,同比减少38.51万吨。

目前市场正处于传统的消费淡季,但随着疫情之后生活逐渐逐渐回归正常化,糖厂普遍看好后市消费,在对未来消费看好、自身库存压力不大的背景下,糖厂存在挺价惜售的心理。若今年下半年消费如期回暖,终端只能被迫接受高价。加工糖厂的进口成本窗口全线关闭,供应压力后置。目前原糖价格持续处于高位水平,此前2303—2305合约的高价差在2303合约交割之后通过2305升贴水报涨的方式收敛,15%关税的进口成本已经突破5600元/吨,50%关税的进口成本涨至7000元/吨以上,正规途径的糖源进入国内市场非常艰难;接下来随着广西逐渐收榨,定价权将逐渐向加工糖转移,也就意味着国内和国外的关联度将更加紧密;原糖呈现出Back结构,此外若巴西如果能顺利开榨,6—7月将迎来巴西的出口旺季,远月原糖价格压力高于近月,也意味着远月的进出口成本低于近月,因此正规糖源的供应时间预计后置。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