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在PVC生产工艺中,乙烯法是通过乙烯和氯气结合生成二氯乙烷,在裂解为氯乙烯单体,最后成为PVC,而国内乙烯法装置较少,多采用电石法装置,这时氯气和氢气生成氯化氢,再与电石获得的乙炔聚合为氯乙烯单体,因此对于国内大多氯碱装置而言,离子膜电解产生氢气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消耗氯气,而从氯碱工艺理论产出品中看到氯气的产量远多于氢气,因此部分企业甚至需要通过其他方式产生氢气来消耗富余的氯气。
整体来看,烧碱产能大概在4600万吨左右,其中接近一半的装置配套有PVC,那么对于此部分氯碱企业而言,产生的氢气多用于自身循环生产,而剩余装置产能如用理论产量来看,可产生57.5万吨左右的氢气,对整体需求量影响较小。目前多数氯碱企业仍是将氢气用于自身产业链发展,很少将专门生产氢能源用于外销产生利润,而且由于氢燃料电池以及氢能源汽车研发投入较大,对于传统化工企业而言介入新行业短期较难。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