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本文转自:嘉兴日报
种好“一粒米” 致富“一方人”
嘉兴一家庭农场入选全国推介典型案例
■记者 张应隆 通讯员 罗金飞 图片由嘉兴市农业农村局提供
本报讯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第四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典型案例,择优确定了57个全国农民合作社典型案例、46个全国家庭农场典型案例,其中,嘉兴市南湖区余新镇志明家庭农场的《种好“一粒米” 致富“一方人”》入选全国家庭农场典型案例名单。这也是浙江省入选的两家家庭农场之一。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南湖区余新镇金星村的志明家庭农场,负责人王志明正在田间忙碌。“我们农场主要是积极引进国内优质高产品种,这两年可以说是实现了绿色高产‘双丰收’。”王志明不无自豪地告诉记者,家庭农场2020年通过省种子公司试种晚稻优良品种浙优19、甬优1540、秀水14、甬优7753等700余亩,平均亩产超过780公斤。
据了解,志明家庭农场成立于2015年11月,现经营土地面积1000余亩,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毛豆等作物。近年来,农场通过优化品质、资源共享、创新突破、“五方联盟”等方式,示范辐射带动周边5000余亩水稻种植的增产增收。2022年,农场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实现净利润90万元。因为表现出色,志明农场先后被评为A级美丽农业基地、省级高品质绿色科技示范基地、省级旱粮高产示范基地和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
“绿色生态是如今市场上最为看重的两个要素,农产品要想提升附加值,必须要走这条路子。”王志明坦言,为此,农场前两年就实行了有机肥替代化肥、配方肥替代复合肥、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等,尽量减少除草剂、生长激素等使用。目前,志明家庭农场种植的菜用大豆已通过绿色农产品认证,80%的农产品用于出口日本和欧美市场,每年与出口企业签订5000亩的购销合同。经过多年发展,农场拥有仓储2000平方米、保鲜冷库1500立方米,除每年6、7月份毛豆采摘时自用外,其他时间均可提供给需要的农户,用作水果、蔬菜保鲜储藏,提高仓储利用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