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市场行情观点1.策略摘要宏观面情绪依然令市场承压,欧美等国加息预期持续压制市场情绪。基本面支撑及宏观压力并存,原油上行驱动或有限。国内沥青生产企业的原料获取渠道将恢复正常。当前高库存及需求偏弱格局或令沥青市场继续承压运行,继续关注沥青终端需求变化情况。2.沥青基本面宏观面情绪依然令市场承压,欧美等国加息预期持续压制市场情绪。OPEC 减产效果趋弱,当前非OPEC配额国家如伊朗、巴西等国出口都较高,削弱了OPEC减产效果。上半年俄罗斯原油出口量下滑程度不及预期,导致市场对其履约存疑,中东产量政策预计以持稳偏紧为主。市场对于全球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延续预期依然存在,但随着欧美银行业危机逐步缓和及美国经济数据上升,宏观压力有所降低。汇率因素导致内盘原油表现强于外盘,但上行驱动仍显不足。7月份沙特以及OPEC 的减产导致全球供应趋紧格局持续存在,需求端虽然欧美市场工业消费依旧疲软但夏季出行的旺季预期将对油价形成一定的提振作用。受到维护工作的影响,流向国际市场的俄罗斯海运原油出货量出现大幅下降。重点关注地缘局势变化对油价的影响,全球地缘政治冲突仍存在不确定性,将对油价形成不可控影响。欧美利率上行预期仍对原油价格构成持续压力,继续关注美联储货币政策导向。基本面支撑及宏观压力并存,原油上行驱动或有限。7月国内地炼沥青计划排产量较6月进一步增加。前期滞留的稀释沥青原料已陆续释放,受影响的地炼也在逐步恢复生产。北方地区的沥青库存总体处于较低水平。近期炼厂生产较为稳定。按当前原料价格测算,生产沥青综合利润周度均值为-308.1元/吨,环比减少88.5元/吨,利润水平处于中等低偏状态。上周国内沥青80家样本企业产能利用率为35.0%,环比增加0.4个百分点。原料问题在逐步缓解,前期停工的炼厂有望恢复生产。沥青转产产能增加。国内地炼供应瓶颈有望缓解,7月产量存在明显的回升预期。沥青下游终端需求未有明显起色,道路建设机械销量及开工小时数相较往年同期低位运行,后市出台经济刺激措施的预期有所上升,地炼或进口燃料油替代稀释沥青溢价逐步回落。随着供应增加,若终端需求仍然缺乏起色,市场将面临一定累库压力。继续关注沥青终端需求变化情况。二、期现货行情回顾截止7月5日下午收盘,沥青2310合约收报3549元/吨,涨幅0.80%。国内沥青均价为3859元/吨,较上一工作日价格持稳,国内沥青市场维持大稳走势为主。三、行业要闻7月5日讯,7月5日公布的2023年6月财新中国通用服务业经营活动指数(服务业PMI)录得53.9,较前月回落3.2个百分点,已经连续六个月位于扩张区间,不过为六个月次低,仅高于2023年1月。此前公布的2023年6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录得50.5,较5月小幅下降0.4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位于扩张区间。两大行业景气度回落,拖累当月财新中国综合PMI下降3.1个百分点至52.5,显示企业生产经营仍延续扩张态势但动能放缓。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3年版)》的通知,依据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分类实施改造升级。炼铁、炼钢、铁合金冶炼等25个领域2025年底前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工业硅等11个领域2026年底前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章建华表示,进一步推动完善促进能源转型的市场机制、价格机制,推进能源法、电力法、煤炭法、可再生能源法等制修订,推动完善重点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标准体系,持续完善能源领域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系列政策。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WMO)周二发布公告确认,时隔七年后,厄尔尼诺现象再度降临地球。根据WMO最新的预测,厄尔尼诺事件在2023年下半年持续的可能性达到了90%,此次事件至少为中等强度。WMO在今年5月的报告中曾预测,未来5年中至少有1年,甚至整个5年期间,有98%的可能性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打破2016年厄尔尼诺异常强烈时创下的记录。考虑到厄尔尼诺对全球温度的影响通常在其形成的第二年展现出来,因此可能在2024年最为明显。在哈萨克斯坦停电期间,里海石油联盟CPC石油管道的Tengizand和Atyrau泵站使用备用电源,以非满负荷状态接收原油。据交易商和路透数据:因季节性维修工作减少,俄罗斯海运柴油出口在6月份环比增长13%。巴西监管机构:巴西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在5月份达到411万桶油当量/日。巴西国家石油局:巴西石油产量在5月份达到320万桶/日,较上个月增长1.9%。
免责声明: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源于公开资料,仅作参考之用。英大期货研究所力求准确可靠,但对于信息的准确性及完备性不作任何保证。不管在何种情况下,本报告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或需要,不能当作购买或出售报告中所提及的商品的依据。本报告未经英大期货研究所许可,不得转给其他人员,且任何引用、转载以及向第三方传播的行为均可能承担法律责任。英大期货有限公司不承担因根据本报告操作而导致的损失,敬请投资者注意可能存在的交易风险。本报告版权归英大期货有限公司所有。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