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护城河”一词源于巴菲特老先生,原意是指企业能常年保持竞争优势的结构性特征,是竞争对手了然于胸却难以复制的内在机制。
投资交易的“护城河”在哪里呢?个人观点,交易系统是投资交易的“护城河”。持续稳定盈利的交易系统的形成和完美执行,个人自我摸索也许能成行,但从历史回溯数据来看,功至大成的概率一般较低;如果有机缘,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通过专业学习训练,以空间换时间,相对更易成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名师领路,有名师领航进行专业学习训练是步入专业投资交易之路相对的捷径。巴菲特老先生之所以成为“股神”,是因为年轻的时候就师从格雷厄姆和菲利普费雪;索罗斯说:“学习很贵,不学习,你的付出更贵!”。我想,在市场历练滚打多年的人大概应该可能对“学习很贵,不学习,你的付出更贵!”这句话是深有感触的;问题是相当一部分人是宁愿把“学费”交给市场,也不愿迈出自己金贵的小脚跨出那一小步。掐指一算,理由嘛,似乎很充分,大底都是“没时间”、不知道该学什么、也不知道到底该向谁学等等不逐一而论。咋一看,给人感觉在投资交易的学习路上选项多得很,可谓琳琅满目,似乎是无法选择;细思量,实则别无选择。书上说:“世界上最难的事,不是无法选择,而是别无选择!”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资本市场的历史会不断重演,但绝不是简单的重复。投资有风险,学习也有风险,学习上最大的风险就是选错方向跟错人。所以,选对方向跟对人是最重要的,因为时间不会倒流,她老人家的成本才是最贵的。触景生情,鄙人借此假装感叹一下: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综上,个人愚见,惟有以机构思维持之以恒地反复砺练、打磨修己才能形成有效且符合市场规矩的专业的模型-模块系统,这样修炼出来的“护城河”才是自己的,才能学会听懂党的话、永远跟党走;有了顶层思维和顶层格局,就能始终做到“心中有数”、运筹帷幄、先知先觉,出手就奔着结果去。若能拥有相对专业、个性化的“护城河”,那么恭喜你,或许有了在资本市场中应付自如的根基;如果没有自己亲身学习感悟、砺练打磨形成的“护城河”,从概率上讲,很难成长为伟大的交易员,也就不得不老老实实在资本市场忍受平庸而做一个低端的竞争者。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