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财经 > 正文

生猪产能调整与产量投放

发布时间:2023-03-21 08:29:54        来源:上甲数据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南北产能差距,南北产能差异的信息差是决定未来几年猪价中枢的关键因素。从 22 年全国部分省份公布的出栏信息来看,南方地区产能显著增长,分大区圈地养殖成为猪病防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并直接导致产销区价格趋于平水。调研中所涉及到的部分地区集团企业同样表示在四川可能成为价格洼地的未来,将根据价差适当进行外调。

近期猪病情况,在本次调研途中,市场关于北方近期猪病争议进行讨论,受北方地区猪病疑似加剧等市场消息驱动,上周周初盘面一改跌势。而后多方信息一定程度上予以证伪,情绪趋于冷静。主要有几点重要依据:

(1)从猪病类型来看,非洲猪瘟对于长周期产能的影响在逐步削弱,近期猪蓝耳对于养殖群体影响更大,但致死率不高。一方面,网格化管理减少猪病传播,前期拔牙较为妥当;另一方面,市场后备体量较为充足,且过去已有肥转母经验,伴随养殖生产效率提升,难复现非洲猪瘟期间由产能巨大折损所带来的价格暴涨。

(2)从去产情况来看,2 月出栏生猪中病猪占比小,淘汰母猪价格相对不低,说明暂时无大量产能淘汰迹象出现。

(3)历史同时期不乏关于北方地区猪病的炒作,当前猪病是否持续、会否受人流、物流放开而产生超预期变化仍有待观察。

虽然现有猪疫病对长周期影响减弱,但依然是短中期市场所关注的被动去产要素。分季节性来看,除了冬季重点跟踪北方(山东、河南、东北等)区域非瘟、猪蓝耳、仔猪腹泻(年初仔猪腹泻较为严重,对应年中出栏阶段性减量)折损情况,夏季南方地区雨季的到来,将再添一丝变数。

回到当下,猪病尚未进入平稳期,我们合理推断北方地区养殖户在母猪补栏上较为谨慎,以避免产能进一步受损,近期种苗价格对养殖端的谨慎心态已有所体现。那么对应未来几个月新增产能将较为有限,能繁母猪存栏水平难现较大起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