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财经 > 正文

焦煤矿放假安排及节后判断

发布时间:2023-01-19 10:23:43        来源:上甲数据

内容提要

三年疫情过去,又是一年春节到,收益与政策的放开,工人可以顺利返乡,煤矿放假时间恢复往年正常水平,不少煤矿还有延长。


(相关资料图)

从数据来看,今年平均放假时长达11天,国营平均7天,民营平均则接近14天,虽然从产能规模来看民营规模相对较小,但由于放假时间更长,因此整体影响相当。

从节奏上看,节后开工、产量的恢复预计还需要2周的时间,考虑到部分煤矿假期前置,今年的恢复速度可能还要更快一些。

不过从整个供给侧的角度来说,节后更多的是减少供给减量,维持供给整体稳定,短期没有明显增量,低库存、稳供应的结构下,需要特别关注强预期引导下的节后需求修复强度、速率。

风险提示

疫情多轮爆发、蒙煤进口遇政策扰动、澳煤回归、地产政策重大调整

事件阐述

又是一年春节到,经历了一年高强度生产,煤矿生产迎来短暂的修整窗口。前三年由于防疫、保供的的需要,多提倡工人就地过年,春节尽量不打烊,平均放假时长降到去年最低的7天左右,如今随着疫情管控政策的放开,工人也多数在去年底今年初陆续“阳康”,工人归乡心切,因此今年煤矿提前放假也不在少数,平均放假时长也回到以往正常水平。

钢联调研108家样本煤矿,合计产能54736万吨,占炼焦煤有效总产能53%,其中国营煤矿48家,产能占比67%,民营煤矿60家,产能占比33%。从调研数据来看,今年4成煤矿假期时长在8-14天,平均放假时长11天,基本回到疫情前水平。

拆分来看,长假多以民营煤矿为主,平均放假时长在14天,国营煤矿假期普遍较短,华北地区相对稍长,平均假期达到9天,其他区域则在2-5天,合计下来国营煤矿平均放假7天。整体来看,国营产能大假期短,民营产能小但假期长,实际对产量的影响相当,根据钢联预计影响原煤产量1297.8万吨,精煤产量609.8万吨。过节时期开工降至低点,需要2周左右的时间来恢复。

后市影响

需求侧

节前可以看到用煤企业利润仍不乐观,随着终端需求逐步冰封,行业疲态难改,抑制了用煤企业补库意愿,现货贸易逐步降温,竞拍热度下滑价格松动高位回落。

不过当前梳理下来需要注意的是,强经济增长预期已经引导盘面钢厂利润修复至150-200元左右,焦化利润也在修复过程中,再加上今年没有明确的限产要求,保经济、稳生产的诉求配合乐观预期引导,节后需求存在快速启动的可能,疫情管控政策的放开、工人大部分阳康且经过修整为快速启动提供了条件。

供给侧

焦煤供应预计两周最严将恢复正常水平,且部分煤矿假期前置,加上没有疫情阻碍,恢复的节奏可能还会稍快一些,不过没有新增产能投放,产量上短期没有明显增量。

蒙煤方面,蒙古口岸取消进口核酸检测,有利于进口进一步放量,不过蒙方在推行边境价交货,一是可能推升蒙煤进口成本,二是政策变化需要时间适应,加上天气偏冷,短期增量可能并不显著。

澳煤方面,有钢厂预定了部分资源,预计二月下旬到港,是潜在的、优质煤供给增量,有助于缓解焦煤结构性紧张问题,不过目前进口窗口关闭,低性价比下难以形成规模进口。

库存

产业链整体库存依然处于低位,钢厂焦煤可用天数14.5天,焦化厂可用天数14.6天,节前高点预计在15天左右,较往年18/19天左右的水平有明显差距,且当前矿端、投机环节富余库存不足,库存蓄水池作用较差,如果今年与去年一般在强预期引导下需求强势启动,节后的2-3周用煤端库存可用可能将降至13天左右再次逼近底部区域,形成补库需求。

总结

节后需要关注市场信心、下游利润以及终端需求恢复程度及持续性,低库存、稳供应的结构下焦煤具备转强潜力,但前提是需求的强劲启动,风险在于今年过年较早,节后回来天气尚未回暖,需求启动可能因此滞后,且目前地产端仍未走出明确的向好趋势,预期存在无法顺利落地的风险,因此还需谨慎跟踪节后市场变化。

文章转自金信期货,不构成投资建议。

关键词: 又是一年 数据来看 快速启动

相关新闻